由于被體罰后導致的癥狀,可以申請工傷賠償。體罰本身就不合法。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如果員工業務不達標的,可以在公司考核績效方面作處理,但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體罰他人的權利,公司對員工不可以采取體罰措施。
法律依據:《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準》3.1 本標準中勞動能力喪失程度主要以身體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程度作為判定依據。
按照行政法的規定,作出工傷認定屬于人社部門的職責。人社部門拒不作出工傷認定,屬于行政不作為。你可依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人社部門作出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勞動仲裁的中止審理,是指勞動仲裁可以因為出現的一些法定事由而審理中止,中止的時間不算在審理期間內。法定事由包括:因出現案件處理依據不明確而請示有關機構,或者案件處理需要等待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鑒定、司法鑒定結論,公告送達以及其他需要中止仲裁審理的客觀情形,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中止案件審理,并書面通知當事人??梢韵蚍ㄔ禾崞鹪V訟。
法律依據: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因工(公)致殘的勞動能力鑒定,參照本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