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與該公司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根據法律規定,勞動爭議屬于仲裁前置,即必須經過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不應向法院直接提起訴訟。2、您應從勞動合同解除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否則時效就已經經過。3、三人的責任主要看協議約定,協議對此無約定的,視為均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再次鑒定和復查鑒定的程序、期限等按照本辦法第九條至第十五條的規定執行。
辭職不是履行工作職責的行為,因此,結合您提供的信息,本案您在辭職過程中受到的暴力傷害不能認定為工傷。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 經辦機構應當建立輔助器具配置工作回訪制度,對輔助器具裝配的質量和服務進行跟蹤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作為對協議機構的評價依據。
首先,你需要了解單位是否為你父親交納了工傷保險。第一,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單位為員工交納了工傷保險,員工受工傷傷后,工傷保險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第二,如果單位沒有交納工傷保險,員工受到工傷后,費用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計算后,由用人單位承擔。其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單位出售后,應有單位承擔的費用,有由收購后的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糾紛,屬于法律援助范圍。你可到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咨詢,或者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管理辦法第十八條 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具體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民政、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
由于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已經過,現無法直接申請工傷認定,建議考慮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
1、工傷期間不需要提交假條2、如果構成5級及以下傷殘,辭退要發給一次性就業補貼、一次性醫療補貼3、如果構成4級及以上傷殘,不準辭退,并且要按月發給傷殘津貼通常要經過工傷認定、工傷費用報銷、傷殘鑒定等程序。工傷認定時要填寫工傷認定申請單,提供首診診斷證明、工傷員工身份證等材料,建議到當地工傷部門領取申請單及一應材料說明。工傷醫療過程中,請工傷員工向醫療機構說明是工傷,醫院用藥的時候會注意,此時注意不要劃社???,走手工報銷流程,先全額支付醫療費用,再進行工傷報銷。-般工傷報銷是100%的。當然這僅是醫療費用,公司在停工留薪期要照常支付員工工資。如果傷殘定級,在解除(有些傷殘情況公司不能主動解除)或終止時還要支付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基金除支付醫療費用外,還要支付傷殘補助和傷殘醫療補助金。
法律依據: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因工(公)致殘的勞動能力鑒定,參照本辦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