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20-09-02 17:19
法律分類 : 合同事務 - 合同糾紛
閱讀量:1589
手機端閱讀
廣東榮迅澤律師事務所
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北路寶能·慧谷上觀中心17樓1711、1712
不少樓盤在開盤的時候房子銷售的十分火爆,到了交房的時候時卻經常出現問題。雖然買新房在簽合同的時候會約定交房時間,但是現實中很多開發商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延期交房。那么,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一、購房者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對方可以解除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解釋》對“合理期限”進行了明確,該解釋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經催告后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該解釋又規定,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二、購房者可以要求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的,可以按照延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間有關主管部門公布或者有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同地段同類房屋租金標準確定。
如果合同中約定的延期交房的違約金較高,發生糾紛訴諸司法后,開發商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準適當減少;如果合同中約定的延期交房的違約金過低,購房者可以請求增加,法院會支持以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確定違約金數額。合同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了賠償損失的,不能同時適用,可擇一較高者適用。
三、購房者在選擇解除合同后,也可以要求支付違約金或要求賠償損失。
違約金或賠償損失基本都是對違約造成一方損失的補償,解除合同后,一方仍然會存在損失,至少會發生購房款利息的損失,該損失應當補償,因此解除合同和違約賠償可以同時主張。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房屋延期交付的時間是存在不確定性的,購房者應當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購房者應當自約定的交房之日起兩年內向開發商索賠延期交房的損失。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限內向開發商主張上述權利,則新的訴訟時效就自主張之日起重新計算兩年。
相關法律咨詢
處理工傷從開始到結束要多久,怎么找律師商議賠償?
1、醫療費,醫療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2、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3、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4、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5、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6、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九級傷殘為9個月本人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6、如果解除勞動合同,有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7、如果解除勞動合同,有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第十條 個人申請先行支付醫療費用、工傷醫療費用或者工傷保險待遇的,應當提交所有醫療診斷、鑒定等費用的原始票據等證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保留所有原始票據等證據,要求申請人在先行支付憑據上簽字確認,憑原始票據等證據先行支付醫療費用、工傷醫療費用或者工傷保險待遇。個人因向第三人或者用人單位請求賠償需要醫療費用、工傷醫療費用或者工傷保險待遇的原始票據等證據的,可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索取復印件,并將第三人或者用人單位賠償情況及時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2021-09-15 10:20:44共1位律師回復
廚房工作燙死算工傷嗎,怎么維權商議賠償?
由于被體罰后導致的癥狀,可以申請工傷賠償。體罰本身就不合法。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如果員工業務不達標的,可以在公司考核績效方面作處理,但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沒有體罰他人的權利,公司對員工不可以采取體罰措施。
法律依據:《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準》3.1 本標準中勞動能力喪失程度主要以身體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程度作為判定依據。
按照行政法的規定,作出工傷認定屬于人社部門的職責。人社部門拒不作出工傷認定,屬于行政不作為。你可依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人社部門作出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勞動仲裁的中止審理,是指勞動仲裁可以因為出現的一些法定事由而審理中止,中止的時間不算在審理期間內。法定事由包括:因出現案件處理依據不明確而請示有關機構,或者案件處理需要等待工傷認定、傷殘等級鑒定、司法鑒定結論,公告送達以及其他需要中止仲裁審理的客觀情形,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中止案件審理,并書面通知當事人??梢韵蚍ㄔ禾崞鹪V訟。
法律依據: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因工(公)致殘的勞動能力鑒定,參照本辦法執行。
2021-09-15 10:19:54共3位律師回復
出了工傷領導扯皮,怎么維權商議賠償?
辭職不是履行工作職責的行為,因此,結合您提供的信息,本案您在辭職過程中受到的暴力傷害不能認定為工傷。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 經辦機構應當建立輔助器具配置工作回訪制度,對輔助器具裝配的質量和服務進行跟蹤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作為對協議機構的評價依據。
首先,你需要了解單位是否為你父親交納了工傷保險。第一,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單位為員工交納了工傷保險,員工受工傷傷后,工傷保險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第二,如果單位沒有交納工傷保險,員工受到工傷后,費用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計算后,由用人單位承擔。其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單位出售后,應有單位承擔的費用,有由收購后的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糾紛,屬于法律援助范圍。你可到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咨詢,或者申請法律援助。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管理辦法第十八條 工傷保險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具體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民政、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規定。
由于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已經過,現無法直接申請工傷認定,建議考慮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
1、工傷期間不需要提交假條2、如果構成5級及以下傷殘,辭退要發給一次性就業補貼、一次性醫療補貼3、如果構成4級及以上傷殘,不準辭退,并且要按月發給傷殘津貼通常要經過工傷認定、工傷費用報銷、傷殘鑒定等程序。工傷認定時要填寫工傷認定申請單,提供首診診斷證明、工傷員工身份證等材料,建議到當地工傷部門領取申請單及一應材料說明。工傷醫療過程中,請工傷員工向醫療機構說明是工傷,醫院用藥的時候會注意,此時注意不要劃社???,走手工報銷流程,先全額支付醫療費用,再進行工傷報銷。-般工傷報銷是100%的。當然這僅是醫療費用,公司在停工留薪期要照常支付員工工資。如果傷殘定級,在解除(有些傷殘情況公司不能主動解除)或終止時還要支付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基金除支付醫療費用外,還要支付傷殘補助和傷殘醫療補助金。
法律依據: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因工(公)致殘的勞動能力鑒定,參照本辦法執行。
1、您與該公司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根據法律規定,勞動爭議屬于仲裁前置,即必須經過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不應向法院直接提起訴訟。2、您應從勞動合同解除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否則時效就已經經過。3、三人的責任主要看協議約定,協議對此無約定的,視為均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再次鑒定和復查鑒定的程序、期限等按照本辦法第九條至第十五條的規定執行。
2021-09-15 10:18:36共5位律師回復
有問題,無需注冊、快速咨詢,中顧法律網專業律師為你服務!